电影 评论

【影评】《十诫》之八:不可作假见证

《十诫》之八:不可作假见证



       一位年迈的伦理学教授在课上讲述“道德炼狱”,并要求学生举例。

       一位年轻的女生以《十诫2》中医生与女人的故事作答,老教授听后,说:“无论在什么时候,孩子的生命最重要。”

 

       另一位来自美国的犹太女人主动举手回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对年轻的夫妇以“上帝不允许人们做伪证”为由,拒绝帮助一位情况危险小女孩躲避纳粹的搜捕。

       年轻的夫妇即教授夫妇,小女孩就是那位来自美国的犹太女人。这个矛盾一直存在于两人心中,既没有在对峙中爆发,也没有在之后的“赎罪之旅”中得到消解——两个女人在恐惧、虚伪、自责与怨恨中互相要挟,而这一切源于一条“不可作假见证”的戒律,

 

       《十诫8》以“不可作假见证”的戒律为基础,关注了一位伦理学教授的道德抉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可作假见证”并非教授做出选择的动因,实际情况是,教授的丈夫是抵抗组织的军官,夫妇两人拒绝救助女孩的真正原因在于恐惧,因为送女孩来的人是对方的线人,接纳女孩可能会导致整个抵抗组织的覆灭。“不可作伪证”只不过是用来矫饰谎言的说辞而已。

       借此,《十诫8》在探讨“拯救”生命的主题时剥开了一个颇具总结意味的尖锐矛盾:戒律,以及戒律所代表的道德制高点是否在现实中呈现出了真实的价值。除了家庭和责任,谎言、错误与阴谋也是贯穿了十部短片的重要主题,而这些主题都与戒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矛盾):戒律本身往往与主人公违反戒律的事实相矛盾(《十诫1》);或者正面的戒律与负面的道德形成了讽刺的融合(《十诫3》);又或者戒律恰恰是谎言本身,成为了违反戒律的原因(《十诫8》)。

 

       在《十诫8》中,这种矛盾已经不仅仅存在于戒律和道德本身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将道德问题与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相结合,在落实家庭责任和关注儿童主题的同时,将焦虑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在面对一个无辜儿童的生命时,道德到底能够承受中多重,亦或是多轻的拷问。


2019-12-8

评论(2)
热度(138)

© 粉红月亮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