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评论

【影评】波兰《十诫》:凡人多舛误,唯神能见宥(二)

《十诫》之二:进退维谷(勿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


十诫 Dekalog (1989)


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编剧: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 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茨
主演: 阿图尔·巴奇斯 / 昂里克·巴兰诺斯基 / 胡契克·卡勒塔 / 玛雅·歌摩劳斯嘉 / 克里斯提娜·杨达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 西德
语言: 波兰语
首播: 1989-05-16(戛纳电影节) / 1989-09-05(威尼斯电影节) / 1989-12-10(波兰) / 1990-05-04(西德)
集数: 10
单集片长: 55分钟 / 572分钟(电影节版)
又名: The Decalogue / The Ten Commandments
IMDb链接: tt0092337


       金发的女人在窗前抽烟。

       发夹将金发束在耳后,女人深邃的五官反而不再灵动,草绿色的长毛衣贴着身体,一直裹到小腿,细长的曲线诉说着女人的风姿绰约,不知因伤心或寒冷而微微耸起的肩膀却更显得狭窄瘦弱,衬出一股瑟瑟发抖的、无枝可依的、单薄而独立的气质。

       她是来找那位老医生的。


01 作为个人主义者

       老医生每日清晨都会摆弄盆栽、喂鸟、与BBC新闻广播一起煮饭,接着来到医院接待患者,记录病历。他的脸上布满了松弛的沟壑,除了显而易见的衰老,医生还会不经意流露出作为严肃工作者的冷静和疏离。

       医生、政治家、牧师、老师在基耶斯洛夫斯基意识里都扮演着强加他人意志影响的外在力量的角色。他心中一直保持着对这种力量的强烈的恐惧和排斥。

       悲惨的基耶斯洛夫斯基与悲惨的波兰踉踉跄跄地一路走来,胸中满怀对民主和自由的渴望。他目睹祖国波兰从法西斯德国的手中挣脱又转身跌入了苏俄的强权控制的全过程,苏俄在意识形态和经济命脉上对波兰扼喉抚背,甚至还在宗教文化方面染指插足。这些失去了平等和自由的痛苦刺激了这位年轻的波兰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反抗意志,直接将他送上了成为个人主义者的道路。

       正是作为个人主义者,他的摄像机游走于暗潮涌动的普通民众之间,在《十诫》之二中,基耶斯洛夫斯基赋予医生权利,甚至把人们的命运都交到了老医生的手中。导演以这样一位拥有强外在力量的角色为关键,展开了关于个人主义与自由的探讨。


02 被禁锢的个人主义

       女人的丈夫是老医生的病人。

       男人躺在病房里,听着不断滴下的水的声音,看着破皮的老墙、矮桌上的水和窗外的叶子,他的呼吸声微弱而无规律,于此画面,安静的空间里全都是时间流逝的痕迹。

       女人站在窗台前,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目送医生走远,双手将盆栽里的叶子一片一片折断,“咯咯”的声音逐渐消解着生命与自由的活力。

       她总是三番五次地与老医生见面,由渴望转为央求,试图从他那里寻找到答案。

       “我很害怕那些想要教我点什么东西的人,或那些试图给我或别人指明目标的人。我认为如果自己找不到目标,那别人是不可能给你寻找到目标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这也是他畏惧医生等若干职业人的症结。

       女人已经有了丈夫朋友的孩子,由于年龄的限制,她也很难再有孩子,老医生告诉她,男人活下来的概率很低,但低概率的事情到底会不会发生,谁都说不准。

       个人主义有两个基本的理想,为平等与自由。在个人主义学说中,“一个人行为是自主的”是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所需要的条件之一。但是与一般个人主义者不同,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个人主义的自由理想是持有悲观态度的。在《十诫》之二中,关于自由理想的个人主义就衍生出了两个冲突,即伦理与自由、宗教与自由的冲突。

       实际上,妻子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话语下的个人主义者,否则她不会将自己置于选择的两难境地:一边是新的爱情与家庭,一边是对伦理与宗教的背叛。她在宗教与伦理的层层枷锁中煎熬、挣扎,为深陷困境的自由理想哭泣和呐喊。

       “我更害怕所有那些向你指路的人、那些知道一切的人,因为真的——我深深相信这点,我坚决相信这点——没有人真的知道一切。”而在短片中,老医生最终还是为女人指明了道路:“他已病入膏肓,没有生的希望。”他以男人的死亡为筹码维护了作为个人主义者的妻子坚持自由理想的最后防线,而妻子也企图用丈夫的死亡化解一切冲突。

       女人将金发全部扎起,苍老的长毛衣紧紧裹在身上,她像冬日荒凉的树,又像雨后郊外的草,既在凄风苦雨中放肆自由,又在桑田一隅芬芳萋萋。

       “人真不应该渴求太多,那是幻想。”


03 虚无的个人主义

       苍蝇从蜜水中匆匆逃生,男人莫名其妙地自病中康复。

       老医生用谎话保护了女人腹中的新生命,虽然他勉强维持了自由之苟且,但真正的自由理想却在矛盾的激化下衍生出更大的困境,因为生活的困境是无休止的。

       用基耶斯洛夫斯基所举的事例说:“由于在监狱中要作的选择少得多,因此有一种比离开监狱时更强烈的自由感。理论上说,当你离开时,你就有了吃你想吃的东西的自由,但在情感上,在你自己的激情方面,你又掉进了一个陷阱。”

       “让你拥有某种自由的同时,让渡出另一种的自由”,基耶斯洛夫斯基称之为陷阱,他认为人类如此虚弱无力,在伦理面前,人常常无法抵御陷阱的诱惑,不愿浅尝自由之甜美,轻易地就把自己置于矛盾的境地。所以,基耶斯洛夫斯基认为人没有强大到足以创造自己的道德伦理规范,也无法成为绝对的个人主义者。

       在《十诫》之一中,基耶斯洛夫斯基看似对科学进行反问,实际上是站在个人主义者的立场上,同时对科学和宗教两方的正确性同时提出质疑,而《十诫》之二则是质疑了作为道德伦理规则的宗教的短片:对于基耶斯洛夫斯基来说,宗教也并不是完全能够规定“是非”的标准。他在谈论矛盾概念时曾说到:“你有标准和价值等级观念,就证明了我们有是非感,能够掌握自己内心的方向。但我们即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诚实的事情,却不能够选择它们。”所以,问题不是完全出于人们的道德感丢失,而是出于道德伦理规则指控范围的复杂情形超出了规则的能力界限。”

       女人之后的选择,基耶斯洛夫斯基并没有给出答案,因为基耶斯洛夫斯基最终也没能找到答案。他发现了个人的虚弱无力,但又无法寻找到一个标准的道德伦理规则,只好在矛盾中徘徊,寻找缓解焦虑的办法:“我认为的确存在一个绝对的参照点。”而事实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作品中不断地制造困境和反驳自我、在与自我的辩论中进退维谷,不能决出胜负。

       也许和女人一样,基耶斯洛夫斯基形容自己:“我是这类虚弱无力、在寻觅但又不知寻觅什么的人。”


十诫 Dekalog (1989)




2018/9/5

评论
热度(105)

© 粉红月亮 | Powered by LOFTER